股票包销频现公开增发渐成弃儿
发布时间:2021-01-07 10:02:09
阅读:次
来源:塑料模厂家
南方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称,导致定价偏高的因素有很多。一是发行人的强势地位削弱了券商的定价主动权。二是项目从制作方案到正式发行有时间差,若二级市场环境发生大变化,市场价与增发价接近,甚至低于增发价,将出现余额包销。
业界普遍预计,如果股市依旧维持震荡态势,承销商的包销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大,公开增发项目卖不出去、承销商大比例认购余额的情况可能会频繁出现。
“公开增发对券商的定价、销售能力要求确实很高,特别是在市场萎靡的情况下。”一位券商资本市场部人士称。
今年以来,与公开增发项目寥寥无几且投行屡陷包销门不同的是,定向增发和债券融资显得更受欢迎。其中,39家公司发行了公司债,融资695亿元。
据记者了解,投行今年对公开增发的态度很谨慎,如果客户有再融资需求,投行一般会游说其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融资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,对市场时机的选择要求、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数量都比公开增发要低,发行更快捷、更顺利,投行亦没有包销风险。
同时,公司债越来越成为众多投行推荐的融资方式之一。“我们会建议企业采用发行公司债的方式融资。”一家债券业务做得较出色的投行负责人表示。
据介绍,公司债发行成本比增发成本要低得多。一般而言,增发承销费率不会低于1.5%,而公司债的承销费率在1%左右。同时,对于一家优质的公司来说,债券融资有利于优化公司债务结构,也是监管层大力鼓励的融资形式。
相关阅读